
在刑事案件中,不光是律师、当事人担心检察院抗诉,有时候法官也担心,就不敢做无罪判决。但是本案的成都市中院和四川省高院,面对三级检察机关的抗诉,坚持做出了正确的无罪判决,打破了“潜规则”,是一次“以审判为中心”的判决。特别引用,以致敬。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诽谤罪立案标准
日期:2012/6/21 15:00:02 点击:1011次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诽谤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诽谤罪罪与非罪的界定
日期:2012/6/21 14:58:45 点击:776次
依照刑法,构成诽谤犯罪必须满足四个要件。一是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二是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而“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非法拘禁他人的过程中,伴随有一般性的殴打、侮辱情节的,如何定罪处罚?
日期:2012/6/21 14:56:54 点击:610次
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第1款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非法拘禁他人的过程中,伴随有一般性的殴打、侮辱情节的,如何定罪处罚?
日期:2012/6/21 14:52:45 点击:645次
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第1款的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诽谤罪如何区分?
日期:2012/6/21 14:48:37 点击:588次
在认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时,应当划清与诽膀罪的界限。本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该两种罪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方面都有十分相似之处。二者的区别最主要体现在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是通过“诽谤”的方式侵犯竞争对方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后者则..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犯侮辱罪的会被判处怎样的刑罚?
日期:2012/6/21 14:44:56 点击:710次
犯侮辱罪的会被判处怎样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犯侮辱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体是说,根据行为人犯本罪的主观方面以及客观上所造成的结果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最高判刑不会超过三年有期徒刑。所谓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侮辱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有哪些?
日期:2012/6/21 14:33:46 点击:918次
侮辱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有哪些?当行为人采用公然强行扒妇女的衣服、对妇女身体进行某些动作性猥亵、侮辱时,对行为人是定侮辱罪还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容易发生混淆。区别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和动机。侮辱罪中的侮辱妇女,行为人目的在于败坏妇女的名誉,贬低其人格,动机多出于私愤报复、发泄不满,这一点与侮辱其他人(男..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侮辱罪与诽谤罪有哪些区别?
日期:2012/6/21 14:30:15 点击:577次
1)侮辱不捏造事实,诽谤则是捏造事实;2)侮辱有暴力可能,诽谤不使用暴力;(3)侮辱一般当面进行,诽谤则往往在公众场合进行或向第三者散布。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侮辱罪中的“危害国家利益”指的是什么?
日期:2012/6/21 14:27:58 点击:601次
侮辱罪中的“危害国家利益”指的是什么?“危害国家利益”,是指侮辱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外交使节等特定对象,既损害被害人个体的名誉,又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情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