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刑事案件中,不光是律师、当事人担心检察院抗诉,有时候法官也担心,就不敢做无罪判决。但是本案的成都市中院和四川省高院,面对三级检察机关的抗诉,坚持做出了正确的无罪判决,打破了“潜规则”,是一次“以审判为中心”的判决。特别引用,以致敬。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
日期:2012/5/27 15:49:31 点击:513次
受贿罪与诈骗罪都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特点,但也有以下不同: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2)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为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则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如何区分?
日期:2012/5/27 15:46:53 点击:513次
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都有徇私情形。但两者也有以下区别:1)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则是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司法工作人员。2)客体不同。前者破坏了国家正常管理秩序和廉政制度,后者侵犯了国家的司法制度。3)徇私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行贿人谋取利益,后者则是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中的“财物”包括什么?
日期:2012/5/27 15:44:12 点击:499次
“财物”的定义,可有以下三种类型。1)金钱即能够实现物质利益的一般等价物。对于金钱能够成为贿赂,自然毫开疑问,具体而言,金钱属于“财”的范畴。在实践中,如果行贿人使用假币进行“行贿”的,当受贿人在对假币不知情的时候进行收受,对受贿人应当以受贿罪的未遂论处。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中“索而不取”如何认定?
日期:2012/5/27 15:41:17 点击:533次
司法实践中,“索而不取”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索要财物,而对方不答应给付或者没有明确的答复。受贿罪中的“索取”是由索要与取得两个行为构成,应该说是一种复合行为。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行为人以明示或暗示的方法向相对人求取或要求财物,其主观上不仅有取得相对人财物的故意。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中“收而不受”如何认定?
日期:2012/5/27 15:38:30 点击:491次
收而不受”专指行为人在收到相对人财物时的那一个时间段的外在表现形态,“收”是指客观上已经收到并且财物在其掌握之中;“不受”是指行为人收到财物时向相对人口头表示了不接受或拒绝接受,但只是一种语言表达行为。确切地说,行为人是否接受相对人的财物还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随着情势变更,行为人可能接受也可能拒绝的一种情形。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理解?
日期:2012/5/27 15:36:11 点击:557次
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如何理解?1、所利用的职务必须具有合法性。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受贿犯罪时所利用的职务必须具有合法的来源,其所享有的职务必须依法获得,诸如选举、任命、聘用、委派、委托等。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中“国家工作人员”是哪几类?
日期:2012/5/27 15:33:04 点击:495次
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学理上可作如下分类:1、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主要包括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一定公共权力行为的公务员。2、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详细]
-
[职务犯罪]
受贿罪与正常馈赠如何认定?
日期:2012/5/27 15:30:05 点击:492次
受贿罪与正常馈赠如何认定?除正确把握受贿罪构成要件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从双方的关系看,双方是同学、同乡、亲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还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的关系。正常馈赠一般发生在有密切关系的个人之间,这种密切关系往往由来已久,且在馈赠发生之后仍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贿赂则是发生在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之间,双方的.. [详细]
-
[职务犯罪]
最严重的受贿罪会判什么刑?
日期:2012/5/27 15:23:31 点击:502次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参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