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结合我国法律实践,罪轻有三种情况,一是从轻处罚,二是减轻处罚,三是排除从重处罚。 详细>
-
[人身财产类犯罪]
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日期:2012-6-8 10:35:59 点击:22次
如果人以放火为手段杀害或伤害特定的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只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虽以放火为手段杀伤特定的人,但同时可能造成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以放火罪论处。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怎样区分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与骗取出境证件罪?
日期:2012-6-8 10:35:41 点击:22次
二者的区别有以下两点:1、犯罪对象不同。本罪对象是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后罪的对象是出境证件。作为本罪犯罪对象的证件既有出境证件,也有入境证件,且证件本身并不是真实、合法、有效的,而是伪造、变造的;而作为后罪犯罪对象的证件则只是出境证件,且证件本身是真实、合法、有效的。 [详细]
-
[人身财产类犯罪]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日期:2012-6-8 10:34:45 点击:21次
随意殴打他人的方式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行为与故意伤害行为在犯罪的客观方面极为相似,因而容易将这种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相混淆。要把这两种罪区别开来,主要应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以及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来分析。因随意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往往是无端寻衅,打人取乐,追求刺激,或者争强斗胜,显示威风,因而其侵害的对象通常是不特定的..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在破坏监管秩序罪中破坏监管秩序的行为有哪些?
日期:2012-6-8 10:33:26 点击:22次
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所谓组织,是指利用诸如劝说、利诱、蛊惑、勾引、威胁、挑拨等手段召集、纠合他人一起去实施破坏监管秩序的行为。至于组织者本身是否实施破坏行为的实行行为以及被组织者是否实施了破坏行为,则不影响本罪成立。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在破坏监管秩序罪中哪些行为属于破坏监管秩序?
日期:2012-6-8 10:32:26 点击:22次
殴打监管人员。所谓殴打,是指对监管人员实施拳打脚踢等轻微的暴力,其意在造成监管人员的肉体痛苦,一般不会造成被殴打者身体组织完整及身体器官功能的破坏。即使造成破坏,也只限于轻伤的范围。如果致人重伤甚或死亡的,则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论处。所谓监管人员,则是指在监狱、未成年犯管教年、劳动改造队、看守所、拘役所等监管场所依法对罪.. [详细]
-
[人身财产类犯罪]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日期:2012-6-8 10:32:19 点击:25次
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聚众斗殴罪中的杀人、伤害行为,虽然与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一样,都侵犯了他人身体健康,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杀人、伤害行为中,通常表现为为了称王称霸,充英雄好汉而惹事生非,与对方争个高低。所以,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xiong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处罚
日期:2012-6-8 10:30:24 点击:22次
犯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详细]
-
[人身财产类犯罪]
如何区分抗税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日期:2012-6-8 10:30:14 点击:21次
这种情况属于《刑法》理论上的“想象的竞合”,应择一重罪处罚。一般而言,纳税人在抗税中有故意杀人动机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其中,故意杀人未遂,按故意杀人罪处刑较轻,按抗税罪处刑较重的,可按抗税罪论处;在抗税中有故意伤害动机,致人轻伤的,以抗税罪从重处罚;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行为人在抗税中没有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观要件
日期:2012-6-8 10:29:14 点击:22次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必须具有抗拒改造的犯罪意图,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