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结合我国法律实践,罪轻有三种情况,一是从轻处罚,二是减轻处罚,三是排除从重处罚。 详细>
-
[公共安全类犯罪]
如何区分过失爆炸罪与过失致人重伤或致人死亡罪?
日期:2012-6-3 17:40:12 点击:21次
三者都是过失犯罪,主要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过失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过失致人重伤或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侵犯的对象是特定的人身。 [详细]
-
[公共安全类犯罪]
过失爆炸罪如何处罚?
日期:2012-6-3 17:37:57 点击:20次
根据刑法规定,犯过失爆炸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详细]
-
[公共安全类犯罪]
如何区分危险物品肇事罪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爆炸罪?
日期:2012-6-3 17:36:14 点击:22次
本罪必须发生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上述危险物品的过程中,这是本罪与后者的关键区别。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聚众淫乱罪的犯罪处罚
日期:2012-6-3 17:32:43 点击:26次
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聚众淫乱罪与容留卖淫罪的界限
日期:2012-6-3 17:31:13 点击:25次
两罪侵犯的同类客体都为社会管理秩序,由于两罪在表现形式上相互交叉,从而造成认定犯罪性质上的困难。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首先,犯罪客观表现形式不同。本罪聚众淫乱行为一般是行为人自己与他人奸淫,也有的是拉拢、怂恿他人之间搞淫乱活动,但不具有使人卖淫的情形;后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容留他人向行为人以外的第三人卖淫,而非供行为人奸淫。其次,犯罪主..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聚众淫乱罪与组织卖淫罪的界限
日期:2012-6-3 17:29:57 点击:26次
两罪都侵犯了社会管理秩序,而且客观表现上也具有相似之处。本罪是一种聚众犯罪,而后罪组织卖淫行为也具有聚众性。两罪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犯罪主体不同。组织卖淫罪处罚的是卖淫活动的组织者,而本罪犯罪主体除了首要分子以外,还包括多次参加者。其次,本罪主观上以寻求空虚下流的精神刺激为动机,而后罪行为人的实施组织卖淫行为多为利益所趋。第三..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聚众淫乱罪的主观要件
日期:2012-6-3 17:28:12 点击:25次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谓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指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侵害,本罪所侵害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共秩序,对于自己的行为会破坏公共秩序这一点,任何一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都是明知的。而本罪主体不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公共秩序,并且通过..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聚众淫乱罪的主体要件
日期:2012-6-3 17:26:26 点击:26次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但构成本罪的仅限于聚众淫乱的首要分子和多次参加者,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召集、唆使、首倡聚众淫乱活动的人;所谓多次参加者,指首要分子以外的参加聚众淫乱活动至少达3次以上。其他偶尔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应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追究责任,不以犯罪论处。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聚众淫乱罪的客观要件
日期:2012-6-3 17:25:11 点击:25次
本罪在客观方面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聚众行为;一是淫乱行为。聚众,是指纠集众人,是指由首要分子故意发动、纠集特定或不特定多数人于一定时间聚集于同一地点。聚众的"众"应至少是三人以上(包含三人),但并非特指三人以上的犯罪人员。如果仅有两人,不能构成本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