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结合我国法律实践,罪轻有三种情况,一是从轻处罚,二是减轻处罚,三是排除从重处罚。 详细>
-
[职务犯罪]
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界限正确区分
日期:2012-5-29 16:39:40 点击:28次
有两个焦点十分关键,一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之性质,二是依法从事公务之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条例》,企业法人分为:一是全民所有制(即国有企业),二是集体所有制企业,三是联营企业,四是三资企业,五是私营企业,六是其他企业。从广义上讲,凡是国有资本入股的公司、企业,都可称为国有公司、企业。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公司、企..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假冒专利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日期:2012-5-29 16:38:02 点击:28次
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在客观方面,假冒他人专利也是一 种欺骗行为,但有一定的经营行为,即经营假冒别人所有的专利的产品;而诈骗犯罪一般不具有经营行为。2)在主观方面,假冒专利罪是期望通过经营活动获取非法利益;而诈骗罪的直接目的就是占有别人的财物。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假冒专利罪的罪与非罪的认定
日期:2012-5-29 16:36:20 点击:27次
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一般,则不构成犯罪。根据司法实践,对于假冒他人专利而获利的数额较大的,假冒的手段、动机恶劣,影响很坏的;给专利权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的等等,一般应视为情节严重。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假冒专利罪的构成要件
日期:2012-5-29 16:35:10 点击:28次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专利有效期限内,假冒他人或者单位被授予的专利,侵犯他人或者单位的专利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假冒专利罪最新立案(追诉)标准
日期:2012-5-29 16:33:37 点击:28次
假冒专利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详细]
-
[职务犯罪]
诈骗罪与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如何区别?
日期:2012-5-29 16:33:33 点击:30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假冒专利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
日期:2012-5-29 16:31:17 点击:27次
二者特征基本相同,客观上都有假冒行为,主观上都是故意犯罪,目的一般都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主体相同。二者主要区别表现在: [详细]
-
[其他权威领域]
假冒专利罪与一般专利侵权行为的界限
日期:2012-5-29 16:30:12 点击:27次
本条明文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假冒专利行为才构成犯罪,否则不构成犯罪,而只是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应按照专利法第60条的规定处理,不以犯罪论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详细]
-
[职务犯罪]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否限于公共财产?
日期:2012-5-29 16:30:03 点击:29次
现行刑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依照本法第382条、第383条(贪污罪)的规定定罪.. [详细]